鲜枣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鲜枣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反导尖兵陈德明为国铸盾敢担当-【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2 21:51:18 阅读: 来源:鲜枣厂家

陈德明 资料图

在我国西北某基地的历史展览馆中央,矗立着一枚枚导弹模型,模型旁“大漠雄风”4个大字遒劲有力、引人注目。这些都是这支被称为“英雄部队”的历史缩影,他们见证着大漠靶场军人为铸造国之利器而付出的努力和辛劳。  在这支倚天铸剑的队伍中,有一位意气风发的科技专家,他目光如炬,时刻关注导弹技术发展;他步履匆匆,只争朝夕铸造国之重器;他智慧超群,牵头攻克数项技术难题,他入伍26年,获得20余项各类科技奖项。他就是人称“陈铁人”的戈壁军人、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  一部电影催生“为国征战”的梦想  1986年,还在读高中的陈德铭观看了一部电影,影片中,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呼啸升空的壮美画面令其震撼不已,心中悄然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报考了当年唯一开设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毕业时,陈德明婉拒留校工作的机会,毅然踏上驶往西北大漠的列车,只因心中对导弹事业的热爱。“无垠的戈壁滩,零星的骆驼刺,破旧的老营房,技术室60多人用着一台老旧电脑。”这是陈德明26年前刚到基地时的印象。“这是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同行的战友抱怨。陈德明却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有祖国需要的国防事业,这里一定会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沃土。”陈德明在进行弹道数据分析演示验证 资料图

只有荒凉的大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  “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既然选择了,就要做个坚毅的行者。”陈德明暗下决心要扎下根来好好干一场。在遭遇不知道“发射窗口”是何物的尴尬后,陈德明开始近乎痴狂地学习,看专业书籍、向老专家请教。一个月后,他独立计算出“发射窗口”,还撰写了一篇科技论文。在执行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试验1次只验证1个目标,1个导弹武器型号需要多次试验,周期长、投入大。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结果成功了。这种试验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节约了试验经费,加快了导弹武器装备部队的进程。  21世纪初反导项目落户基地,陈德明受聘成为项目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日子,陈德明进入忘我境界,闹钟始终定在夜里11点半,目的就是提醒自己该下班回家了,他甚至为了拟制一份试验方案,连续3天3夜加班演算,最后晕倒在办公室。近千个日日夜夜艰难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实现了“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论证目标。2010年1月11日,首次试验如期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拦截弹犹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一击命中靶弹。反导试验初战告捷,为我国反导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陈德明始终不懈地研究着导弹定轨预报技术,在他的血脉里,流淌着成千上万的测试数据、密密麻麻的飞行曲线、精确无误的落点方位。2013年春节前夕,某型导弹进行高原飞行试验时出现故障,残骸不知所踪。研制单位找到陈德明请求提供帮助,他仅用两天就成功破解了难题。  26年来,陈德明参与执行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完成10多个重大研究项目,为加快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升新质作战能力作出突出贡献。陈德明(右)给年轻科技干部讲解某型任务参试设备性能 资料图

一心一意搞科研 对名利淡泊如菊  在陈德明的精神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2008年,陈德明辞去行政职务的消息轰动整个基地。事实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请辞技术室主任的职务了,为的就是一心一意搞科研。早在2003年,陈德明就向领导表达了想辞掉行政职务的想法,但被领导拒绝。陈德明又坚持干了两年,但他专心搞科研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06年底,他又提出辞职也没获准。一年多之后,他又一次向组织递交辞职报告,表达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决心。见他如此执着,领导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  多年来,陈德明面临许多不同的选择。2010年,国内某知名大学邀请陈德明去当教授,并许以优厚的科研和生活待遇。此外,多家军内外科研院所也热情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都被陈德明谢绝了。他说:“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陈德明 资料图

创新没有休止符 为国铸剑敢担当  陈德明常说,创新没有休止符。多年来,执着于科研探索的陈德明有一种习惯,那就是他总是喜欢追问:“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解答方式?”针对导弹武器试验靶场测量数据实时利用率低的问题,他创造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独立测元的自由融合技术,为充分使用靶场实时测量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为适应反导作战需求,他几年前就开始研究群目标定轨预报技术,为解决导弹群目标的定轨预报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这一项项创新成果,为大国利剑飞得更远、国之重器打得更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已记不清,自己完成过多少份导弹散布特性飞行试验评估办法和评估报告。”陈德明说,他从不满足于照抄自己以前拟制的文件,即使是自己早期提出的评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他也从不“照猫画虎”。“这就好比一个转动的陀螺,只有不断给予外力,陀螺才能不停转动。”  26年,从对导弹武器试验一无所知,到成长为技术专家,再到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陈德明一直在倾力打造“国之利剑”、铸造和平盾牌的路上,砥砺前行。

西门子PLC模块回收

X光安检设备

货物进口证明书